肉包

《三个广告牌》是发条张推荐的,看完后觉得确实是一部好电影。里面塑造的人物很难简单用“好”“坏”来判断,复杂的人性本来就无法说清。
故事起因是海耶斯女儿几个月前被强奸烧死,可是案件一直没有侦破。海耶斯女士有一天开车路过三块废弃的广告牌,于是决定租下它们,上面分别“怎么回事,威洛比警长?”“依然没有逮捕到凶手?”和“强奸致死”。它们在小镇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按照常规的故事走向一定是小镇的居民支持这位勇敢的母亲,群情激奋,警察迫于舆论压力加紧办案,最后历经波折侦破案件。如果这样,那这部影片就不值得人夸了吧。有趣的是,编剧没有侧重写办案的过程,而是重点表现了不同的人群对这三块广告牌的反应。警察自然要求撤除,记者急于把它当做新闻点,牧师基于“神圣”的职责来劝导,警长威洛比的“朋友们”出于“义气”找海耶斯女士的麻烦。当这些激起你的愤怒让你不自觉站到海耶斯女士一方时,影片又告诉你,这不是一位“称职”的母亲,她的婚姻不幸福,在与丈夫离婚后间接地将这种不幸福转嫁到儿女身上。当广告牌中途被烧毁,她选择用报复的方式烧毁警察局,差点造成警察迪克逊的死亡。
警察迪克逊是影片中另一个“复杂”的人物,这个人物在影片的前一个半小时我一直以为他是个“反面”角色恐吓、酗酒、上班时无所事事只知道看漫画,后来知道威洛比自杀后将广告公司的老板打的半死还讲人家摔下二楼,可以说是一个“不称职”的警察。可是当这个警察被解雇后却做了很多“称职”的事情:保护了“海耶斯”案件的卷宗,找到了真凶,用挨揍的方式提取到了嫌疑人的DNA。这种反差让人物更加丰满了。
至于那个一直被当做“反面”教材挂在广告牌上的威洛比警长,更像是一个“神父”,他的三封信给了三个人不同的指引:妻子、海耶斯女士、迪克逊。他在死前为海耶斯女士的广告牌“续费”一个月,这些行为正如影片小镇新闻中所说,他是一位受人爱戴的好警长。
除此之外,影片中还影射了美国南方的种族歧视思想,当前的恐同思想等等。总之,值得一看。

评论